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济南新闻中心 > 济南行业新闻

韩国二手冲床:如何进行技术引进?

时间: 2025-10-25 点击数:

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冲床作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设备,其性能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随着国内对高精度、高稳定性生产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尤其是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的韩国二手冲床。这类设备不仅具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稳定的机械结构,而且价格通常仅为全新设备的40%至60%,极具吸引力。然而,如何科学、高效地完成技术引进,避免潜在风险,成为许多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技术引进并非简单的设备采购,而是一整套涉及评估、运输、调试、人员培训以及后续维护的系统工程。对于韩国二手冲床而言,首要任务是明确自身生产需求,确定所需设备的吨位、工作台尺寸、闭合高度、行程频率等关键参数。不同行业对冲床的要求差异显著,例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往往需要大吨位、多工位联动作业的高速冲床,而电子连接器制造商则更关注精密送料系统和模具更换的便捷性。因此,在选型阶段应结合现有生产线布局和未来产能规划,制定详尽的技术规格清单,为后续筛选提供依据。

在目标机型确定后,进入供应商甄别环节。韩国本土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冲床制造商,如KOMYO、WONIK、DAEHAN等,这些品牌在亚洲市场享有良好口碑。但由于是二手设备,原始出厂资料可能不完整,设备实际运行状态需通过专业渠道进行核实。建议优先选择有长期合作关系的韩国贸易商或具备驻韩技术团队的国内代理公司,他们不仅能提供详细的设备历史记录(包括使用年限、维修保养情况、是否发生过重大故障),还能协助安排现场验机。实地考察时应重点关注机身结构是否有裂纹或变形、导轨磨损程度、液压系统密封性以及电气控制柜的整洁度与线路老化情况。

一旦确认设备符合要求,下一步便是制定进口方案。韩国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海运周期短,物流成本相对较低,但清关手续仍需严谨对待。二手机电设备进口需符合中国《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部分高能耗或不符合现行环保标准的机型可能无法通关。企业应在签约前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预检报告,并向海关提交设备铭牌照片、电路图、操作手册等文件,确保顺利通过商检。此外,运输过程中应采用木箱加固包装,关键部件如滑块、连杆等加装防震装置,防止长途搬运造成损伤。

设备抵达工厂后,安装调试是决定技术引进成败的关键环节。由于韩国冲床普遍采用右置操控系统和韩文界面,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本地化改造。这包括更换符合中国电压标准的电源模块、加装中文操作面板、升级安全防护装置以满足GB/T 30471-2020《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同时,必须重新校准滑块与工作台的平行度、检查离合器响应时间、测试紧急制动系统的灵敏度。整个调试过程建议邀请原厂工程师或具备同类机型经验的技术顾问参与,确保设备恢复至最佳工作状态。

人员培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即便设备性能优越,若操作人员缺乏对新系统的理解,极易引发误操作甚至安全事故。培训内容应涵盖日常开机流程、模具安装规范、常见报警代码解读、基本故障排查方法以及定期润滑保养要点。可采取“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先由技术人员讲解控制系统逻辑,再让一线员工在监督下进行模拟冲压作业。必要时可录制操作视频作为内部教学资料,建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提升整体运维水平。

引入后的持续技术支持体系构建同样重要。尽管设备来自韩国,但售后服务响应速度直接影响产线运转效率。理想的做法是与供应商签订年度维保协议,约定关键备件(如电磁阀、编码器、压力传感器)的库存支持和技术支援响应时限。同时,企业可逐步培养自有维修团队,掌握核心模块的检修能力,减少对外部依赖。对于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机型,还可接入MES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潜在故障,推动从被动维修向主动维护转变。

韩国二手冲床的技术引进,本质上是对全球优质制造资源的有效整合。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固定资产投入,还能加速技术迭代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摒弃“低价即划算”的片面思维,坚持以技术适配性为核心,统筹考虑设备状况、法规合规、本地化改造与人才储备等多重因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引进一台设备,带动一条产线,提升一个车间”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