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济南新闻中心 > 济南行业新闻

二手冲床维修:防冻液的更换与添加

时间: 2025-10-24 点击数:

在工业生产中,冲床作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效率与产品质量。而二手冲床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保养不及时,更容易出现各种机械故障。其中,冷却系统的问题尤为常见,而防冻液作为冷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更换与添加往往被许多操作人员忽视。事实上,科学合理地进行防冻液的维护,不仅能有效延长冲床使用寿命,还能显著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防冻液,又称冷却液,主要功能是调节冲床液压系统和电机部分的温度,防止高温导致部件变形或润滑失效。尤其在冬季低温环境下,防冻液还能防止冷却管道冻结,避免因结冰膨胀造成管路破裂。对于二手冲床而言,原有的防冻液可能已经变质、沉淀或失去热传导性能,若继续使用,极易引发过热停机甚至严重损坏。因此,定期检查并更换防冻液,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防冻液更换前,必须先对冲床的冷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打开设备侧盖,观察冷却水箱是否有渗漏、锈蚀或堵塞现象。同时,查看原有防冻液的颜色与状态——正常的防冻液应呈透明或淡绿色,无浑浊、无沉淀物。如果发现液体发黑、有异味或出现絮状物,则说明内部已发生氧化或滋生细菌,必须立即更换。此外,还需确认冷却泵是否工作正常,散热风扇能否启动,这些都直接影响防冻液的循环效果。

更换防冻液的第一步是排空旧液。大多数二手冲床的冷却系统底部设有排水阀,可通过软管连接至废液收集桶。操作时应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等待系统完全冷却后再进行排放,以防高温液体喷溅造成烫伤。排液过程中要缓慢开启阀门,观察流出液体的速度与颜色变化,直至排出清水为止。若发现排液不畅,可能是管道内有杂质堆积,此时可用压缩空气反向吹扫清理,必要时拆卸部分管路进行深度清洗。

完成排空后,进入冲洗阶段。可使用专用的冷却系统清洗剂注入水箱,启动设备低速运行10至15分钟,使清洗剂充分循环,溶解残留油污与水垢。随后再次排空,重复冲洗一到两次,直至排出液体清澈无杂质。这一步骤虽耗时,但对于老旧设备尤为重要,能显著提升新防冻液的效能和使用寿命。值得注意的是,切勿使用自来水直接冲洗,因其含有矿物质,容易在系统内形成水垢,影响散热效率。

接下来是防冻液的添加。市面上常见的防冻液分为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两种,前者价格较低但毒性较强,后者环保性更好但成本较高。针对工业冲床,推荐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乙二醇长效防冻液,具备良好的抗腐蚀、防沸和防冻性能。添加时应按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比例进行稀释,通常为50%防冻液加50%去离子水,以达到最佳冰点(-35℃)和沸点(108℃以上)。严禁直接添加纯防冻液或随意混合不同品牌产品,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沉淀或腐蚀。

添加过程需缓慢进行,避免产生气泡。建议从冷却水箱上方加注口分次倒入,每加一次轻敲管路帮助排气。加注至水位线“MAX”位置即可,不可过满,否则热胀后会溢出。完成后启动冲床,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20分钟左右,让防冻液充分循环,并再次检查水位是否下降。如发现明显下降,说明系统内仍有空气未排尽,需重复补液排气操作,直至液面稳定。

日常维护中,应建立防冻液定期检测机制。每隔三个月抽取少量液体进行PH值测试,正常范围应在7.5至11之间。若低于7,说明液体已酸化,可能对金属部件造成腐蚀;若高于11,则碱性过强,易形成沉积物。同时观察颜色变化,一旦出现浑浊或分层,应及时处理。此外,冬季来临前务必检查防冻能力,可使用专用冰点测试仪测量实际抗冻水平,确保设备能在极端天气下安全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二手冲床用户为了节省成本,常采用普通水代替防冻液,这种做法极其危险。水不仅不具备防冻功能,还极易导致锈蚀、水垢和微生物滋生,长期使用将严重损害水泵、油冷器等核心部件。更有甚者,用饮料瓶临时加注不明液体,更是对设备的极大不负责任。正确的维护态度应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哪怕是一滴合格的防冻液,也远胜于事后昂贵的维修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做好记录管理。每次更换防冻液的时间、品牌、用量及检测结果都应详细登记,便于后续追踪设备状态。对于多台冲床并行作业的企业,更应制定统一的维护标准,避免因人为疏忽造成连锁故障。专业的维修团队还可借助红外测温仪监测关键部位温度变化,评估冷却系统整体效率,进一步优化维护方案。

一台看似普通的二手冲床,背后承载的是无数个生产周期的积累与考验。它的每一次冲压,都是对维护质量的无声检验。而那一罐不起眼的防冻液,正是维系其生命脉动的重要血液。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不仅是对设备的尊重,更是对企业效益与安全生产的深层守护。当冰冷的机械在寒冬中依然平稳运转,那汩汩流动的绿色液体,便成了最温暖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