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济南新闻中心 > 济南行业新闻

二手冲床维修: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时间: 2025-09-16 点击数: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冲床作为金属加工领域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生产、五金配件等多个行业。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许多企业开始转向二手冲床以降低成本。然而,二手冲床在投入使用前往往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检修与维护,其中气动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因此,掌握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方法,是保障二手冲床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气动系统作为冲床的动力传输核心之一,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储气罐、过滤器、调压阀、电磁阀、气缸及管路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推动气缸活塞运动,从而控制模具的上下行程或辅助送料装置动作。由于气动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在冲床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因环境粉尘、湿度变化、润滑不足或元件老化等因素,气动系统极易出现漏气、压力不足、动作迟缓甚至完全失效等问题。

在对二手冲床进行气动系统检查时,第一步应全面排查气源质量。许多老旧设备在长期闲置过程中,空气压缩机内部油水分离器失效,导致压缩空气中混入大量水分和杂质。这些污染物进入管路后会腐蚀金属部件,堵塞节流孔,影响调压阀和电磁阀的正常工作。建议在接入设备前加装高效的三级过滤装置——即前置过滤器(除水)、中间过滤器(除尘)和精密过滤器(除油),确保进入系统的空气质量达到ISO 8573标准中的Class 3等级以上。

接下来是对管路系统的密封性检测。常见的泄漏点集中在接头、快换接头、气缸端盖以及电磁阀接口处。可采用肥皂水涂抹法进行查漏:将稀释后的洗洁精溶液均匀涂抹于疑似漏气部位,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一旦发现泄漏,应及时更换O型密封圈或紧固连接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式冲床使用的是尼龙管或橡胶软管,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硬化、龟裂,必须全部更换为耐压性能更强的聚氨酯(PU)材质管路,并确保弯折半径符合厂家推荐值,避免因过度弯曲造成内部堵塞或爆管风险。

气缸作为执行元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冲压精度与节奏。在检修过程中,需重点检查活塞杆是否有划伤、弯曲或锈蚀现象。轻微划痕可用金相砂纸轻轻打磨后涂覆防锈油;若出现明显变形则必须更换新缸体。同时,应拆解气缸端盖,清理内部积碳和油泥,并检查缓冲机构是否失灵。对于双作用气缸,还需测试进排气通道是否通畅,防止因单侧供气不均导致动作不同步。此外,安装时务必保证气缸轴线与负载运动方向一致,避免侧向受力引发早期磨损。

电磁阀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开关元件,其可靠性决定了整个气动逻辑能否准确执行。二手冲床上常见的电磁阀多为4V系列或5位3通结构,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阀芯卡滞、线圈烧毁或密封老化问题。可通过万用表测量线圈电阻判断是否断路或短路,正常阻值一般在2.5kΩ至3.5kΩ之间。若发现异常发热或无法吸合,应及时更换匹配型号的电磁阀。在更换过程中,应注意电源电压与原设备一致,直流24V最为常见,切勿误接交流电造成二次损坏。另外,建议在电磁阀上游加装独立的调压过滤组件,为其提供稳定洁净的气源,延长使用寿命。

调压阀的校准也不容忽视。许多操作人员习惯性地将输出压力调至最高,以为这样可以提升冲压速度,实则反而加剧了元件磨损并增加能耗。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模具重量和行程需求设定合适的压力值,通常维持在0.5~0.7MPa之间即可满足大多数中小型冲床的工作要求。调节时应缓慢旋转手轮,待压力表指针稳定后再锁定螺母,避免频繁波动冲击内部膜片。定期拆解调压阀清洗内部弹簧与阀座,防止微小颗粒卡住导致压力漂移。

日常维护方面,建议建立周期性保养制度。每周排放一次储气罐底部积水,每月清洗一次过滤器滤芯,每季度对所有活动关节加注专用气动润滑脂。对于高频使用的冲床,还可在主气路上增设自动排水器,实现无人值守下的连续排污。此外,应在电气柜内加装温湿度控制器,防止冷凝水侵入电磁阀线圈引发短路事故。

当气动系统出现突发故障时,应遵循“由外到内、由简到繁”的排查原则。例如,若发现滑块无法回程,先确认气源压力是否正常,再检查电磁阀是否得电动作,接着查看气缸是否存在内漏或外部阻力过大。借助压力表分段测量各节点压力,有助于快速定位故障区间。对于复杂的联动控制系统,还可利用PLC输入输出监控功能,结合气路原理图逐一验证信号传递路径,提高维修效率。